由於這樣的觀念從一個村落傳到一個村落,從鄉間傳到城市,薄酒萊新酒逐漸在傳統的紅酒主流價值觀裡,另外建立了一個完全主導的新酒價值體系,這樣的行銷策略也徹底改變了原本悲情的薄酒萊宿命,成為目前最強勢的葡萄酒品牌;至今才不過37年的行銷努力,「薄酒萊」這三個字在全球葡萄酒市場的品牌知名度,早已超越波爾多、勃根地這些知名的老大哥們,尤其是一些平時不常接觸葡萄酒的消費者,他們不一定聽過波爾多和勃根地產品,但是多少會從電視上聽過薄酒萊這個新鮮玩意兒。

陳年vs.新鮮的商戰
傳統法國紅酒講究「愈陳愈香」,但薄酒萊卻要求「現開現喝」;原本被法國人認為是「次等葡萄」,現卻成為「新鮮」代名詞,在全世界的薄酒萊風潮中,行銷論述策略扮演了關鍵角色!

法國葡萄舉世知名,由葡萄釀造、橡木桶封存經年的白蘭地與紅、白葡萄酒同樣行銷世界。然而,一種和傳統紅白葡萄酒完全不同生產方式的「薄酒萊」(Beaujolais),卻在近年內取代傳統葡萄酒,成為世界各地大大流行的品酒方式,連台灣也不例外。

每年11月的第三個禮拜四,不管是巴黎、倫敦、東京或是台北,全球各大城市的消費者都搶著喝「薄酒萊新酒」(Beaujolais Nouveau),究竟薄酒萊新酒有什麼魔力可以讓平常不喝葡萄酒的人也這樣瘋狂?其實說穿了就是法國葡萄酒成功的行銷策略,原本薄酒萊只是做為「樣品」,讓人們可以早點品嚐及評估當年份的酒,而且只能銷到巴黎的餐廳與咖啡館,沒想到在商人聰明的行銷策略下,卻造就出一個全球化的葡萄酒節慶,也讓法國在「葡萄酒王國」的地位上更加穩固。

每年全球搶著喝新酒
時間回到1967年11月15日,法國政府頒下法令規定薄酒萊新酒每年必須在11 月15日之後才能上市(為保護葡萄酒品質的政策),後來為了避開周末假日方便酒商行銷,這個日期被調整為每年11月的第三個星期四,從此巴黎酒館與咖啡館開始大肆宣傳,並舉辦活動來促銷薄酒萊,「薄酒萊新酒來了(Le Beaujolais est Arrive!)」就成了一句順口且魅力十足的商業口號,促使酒商爭著把當年葡萄採收所釀的新酒,快速推到市面上賣,當時只是酒商可以搶先換取現金的交易方式,演變至今成為全世界搶著喝薄酒萊新酒的戲碼。

「薄酒萊」是法國著名產酒區勃根地(Burgundy)南部的一個次產區,位於巴黎南方四個鐘頭車程,原本是一個不怎麼引人注目的小地方,和波爾多(Bordeaux)、勃根地、盧瓦爾河谷(Loire Valley)、香檳(Champagne)這些全球知名的葡萄酒產區比起來,可以說是「名不見經傳」;加上天氣、土壤條件不如其它產區,無法種出像波爾多和勃根地那麼好的葡萄品種,因此薄酒萊地區只好以「甘美」(Gamay Noir)品種的葡萄為主,雖然便宜又沒人愛,不過薄酒萊的酒商卻用一種特殊的發酵方式,將甘美釀造成清淡、香氣顯著,但是不澀、不適久藏且必須趁早飲用的紅酒,這就是薄酒萊新酒的由來。

最強勢的葡萄酒品牌
為了求生存,薄酒萊的農民努力將種種不利的劣勢化轉為優勢,把原本每年只是在各村子裡舉行的「新酒節」推廣到巴黎甚至全世界,同時利用新的行銷策略向消費者洗腦,改變傳統「葡萄酒一定要喝陳年的」的觀念,重新建立「喝便宣又好喝」的新品酒觀,讓平常不喝紅酒的消費者也可以輕鬆品嚐薄酒萊新酒,並徹底改變一般消費者喝紅酒的習慣。

由於這樣的觀念從一個村落傳到一個村落,從鄉間傳到城市,薄酒萊新酒逐漸在傳統的紅酒主流價值觀裡,另外建立了一個完全主導的新酒價值體系,這樣的行銷策略也徹底改變了原本悲情的薄酒萊宿命,成為目前最強勢的葡萄酒品牌;至今才不過37年的行銷努力,「薄酒萊」這三個字在全球葡萄酒市場的品牌知名度,早已超越波爾多、勃根地這些知名的老大哥們,尤其是一些平時不常接觸葡萄酒的消費者,他們不一定聽過波爾多和勃根地產品,但是多少會從電視上聽過薄酒萊這個新鮮玩意兒。

薄酒萊新酒在台灣也很瘋狂,根據法國食品協會的統計資料,今年台灣薄酒萊的進口數字也創下歷史新高,達到5萬5000箱,足足比去年成長225%;過去5年的進口量更是成長高達3倍,「薄酒萊新酒派對」更成為各大酒商的年度例行性活動,「新酒節」蔚為風氣後,消費者要嚐鮮不一定要到大飯店,便利商店和各大賣場也搶著發這每年一度的「薄酒萊新酒財」,可以說薄酒萊新酒在強勢的商業體系運作下,早已在台灣完全發酵,打招呼的口頭禪也從「你吃飽了嗎?」改為「你喝過今年的薄酒萊新酒了嗎?」。(本文為網路電子報轉載)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k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