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屐,通稱木底鞋,是我國一種民俗用品,北方人叫嘎拉板,古時稱,廣東叫屐。本世紀中葉以前,人喜用之。尤其在潮汕地區,著木屐是潮汕人的傳統風俗,木屐成為必備的日用品。《急就篇》顏師古注:屐者,以木為之,而施兩齒,可以踐泥。屐中可以踐泥的齒是為了走路輕便及雨天防濕防滑的作用。






木屐,通稱木底鞋,是我國一種民俗用品,北方人叫嘎拉板,古時稱,廣東叫屐。本世紀中葉以前,人喜用之。尤其在潮汕地區,著木屐是潮汕人的傳統風俗,木屐成為必備的日用品。《急就篇》顏師古注:屐者,以木為之,而施兩齒,可以踐泥。屐中可以踐泥的齒是為了走路輕便及雨天防濕防滑的作用。


  木屐早在
2000
多年以前就流行於齊魯一帶。春秋時晉文公為報答患難割股肉為之充饑的介之推,但他拒不受封而隱於山中,文公以火燒山想逼之出仕,介之推抱樹焚死,文公甚為哀痛便以該樹製成木屐穿之以作紀念,這就是足下一詞的典故。足下一詞也是對人的尊稱。據史書記載:空子周遊列國到達蔡國時,蔡國國君怕楚禮聘孔子對己不利,便把孔子軟禁起來。一天孔子的一雙大木屐不見了(長一尺四寸),迨至西晉時被作為國寶珍藏在武庫裏。春秋晚期木屐從齊魯傳入江浙一帶。吳王夫差得到越國進獻的美女西施,命人造了一條響屐廊,即在雕樑畫棟的長廊之下挖坑,埋下成排陶缸,再在上面鋪設一層有彈性的木板,讓身系小銅鈴佩帶種種寶玉飾品衣裙,腳著精巧木屐的西施於廊中翩翩起舞,讓長廊發出琴瑟般的節奏,與清脆的鈴聲、玉珮聲共鳴,伴隨著西施優美舞姿,使夫差為之傾倒。宋代王禹稱《遊靈岩山·響屐廊》詩雲:

  廊壞空留響屐名,為因西施繞廊行。

  可憐五相終死諫,誰記當時曳屐聲。


  晉代以後木屐形式多樣,用途也有所不同。既可作為軍旅工具,又可作為遊山玩水之用。據《晉書·宣帝紀》載:關中多蒺藜,帝使軍士2000人著軟材平底木屐前行,蒺藜悉著屐,然後馬步俱進。,說明當時那種平底無齒木屐,還曾是蒺藜荊棘中的好工具。南朝時期又出現了一種前後齒均可卸下專供遊山玩水穿的木屐。南朝詩人謝靈運常著木屐。上山時去其前齒,下山則去其後齒,使用起來輕便靈巧又很穩妥,故唐代詩仙李白在《夢遊天姥吟留別》詩雲:

腳著謝公屐,身登青雲梯。


  南宋時期,木屐也成為文人、士大夫階層喜歡穿著的風尚。葉紹翁在《遊園不值》詩雲:


  應憐屐齒印蒼苔,小扣柴扉久不開。

  春色滿園關不住,一枝紅杏出牆來。

  這首詩不但透露出文人喜愛木屐更為後人留下了千古的佳句。


  我國南方地區氣溫高雨量多,著木屐較北方普遍,而以潮汕地區最為聞名。清
·
張渠撰《粵東聞見錄》載:潮州尚拖成散屐,以輕為貴。《南粵筆記》載:散屐以潮州所制拖皮為雅。表明清代潮汕木屐就以散屐見長而聞名四方,故潮屐又稱為散屐。潮汕人喜穿木屐,是因為地處亞熱帶氣候,全年之中冬夏差別不大,穿木屐可以避暑納涼,可以防濕去濕,價格便宜可以節省費用,洗澡穿著可使腳足水汽很快地變幹,澡身濡足,傾刻遂燥。由於穿木屐有上述諸好處,方便人民生活,因此穿木屐之風在潮汕廣為流行。


  木屐多用泡木、黃桑木、苦棟木等製成,並且以原塊木為宜。製作過程如下:開刨木塊,依屐畫線,用寬口鏨木成型,鋸跟底起蹭,用布或膠、塑膠片或牛皮等釘在木屐前方之上成船篷狀,或蜂腰狀,即可穿用。如是漆畫屐或花繡屐,就在木屐板上漆、繪花,或在屐皮上如布上繪花卉或繡花。男人多穿白坯屐,女人多穿油漆紅皮屐。

  木屐製作簡易,穿著涼爽,不怕潮濕,深受潮汕人民喜愛。大約南朝以後潮汕人民就沿襲使用直至現代。為了穿著方便,潮汕人民使用的木屐在形式上有較大的改進,套上腳板的穿繩被改成釘上皮塊和帆布帶取代。唐宋以後潮汕人民在辦理婚、喪事宜上也與木屐聯繫起來。例如:女兒出嫁除送妝盒外還有伴嫁鞋屐的習俗。但伴嫁木屐必定要塗上鮮豔的顏色。繪上鴛鴦戲水、並蒂蓮花、仙姬送子等畫面,以祈夫妻恩愛、早得貴子之心願。在辦理喪事時,等到做完七七、三旬、百日,女兒、女婿、孫女、孫婿脫孝之日,當事人必定要辦妥每份兩對有頭有尾的甘蔗,兩對紅花、四袋種子、兩雙木屐(木屐頭尾塗上紅色)和兩塊布料,作為對女兒、女婿、孫女、孫婿拜祭的回禮,以表示富貴長青、興旺發達、子孫滿堂之意。


  由於穿著木屐行時發出強烈的聲響,而給人們生活帶來很大的噪音,因此木屐隨著各種材質拖鞋的出現,也被逐漸淘汰,今已很難尋覓,偶爾在鄉間仍見到一些老人穿著自製的木屐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kjosep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